中國石油大學(華東(dong) )重質油全國重點實驗室綠色能源化工團隊近日將其開發的廢潤滑油全加氫淨化綠色再生技術授權給重慶潤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建設10萬(wan) 噸/年工業(ye) 示範裝置。該團隊負責人柴永明教授介紹,該技術再生油收率超98%,比常規技術高15個(ge) 百分點,在再生油收率和裝置連續運轉周期方麵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據統計,我國每年產(chan) 生的廢礦物油總量高達3000萬(wan) 噸,其中廢潤滑油800多萬(wan) 噸。廢潤滑油具有毒性、易燃等危險特性,容易汙染土壤、水體(ti) 、大氣等,危害人類和環境,但其除了含有2%~5%的變質物外,其餘(yu) 的95%~98%都是潤滑油基礎油組分和輕質油品,再生利用價(jia) 值高。
“全加氫工藝是未來廢潤滑油資源化利用的最佳路線。”柴永明表示,廢潤滑油的再生利用是我國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提高資源循環利用率的重要途徑,但國內(nei) 主流廢潤滑油再生技術回收率低,僅(jin) 為(wei) 80%~85%,且品質差、利潤率極低、無法長周期穩定運轉,同時存在次生汙染、資源浪費等現象,技術淘汰率高。國外廢潤滑油再生工藝大部分采用“預處理—蒸餾—加氫精製”工藝流程,為(wei) 國內(nei) 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但對潤滑油的來源和構成有嚴(yan) 格的要求,在國內(nei) 使用受限。
為(wei) 推動廢潤滑油再生行業(ye) 技術升級和產(chan) 業(ye) 變革,近年來,柴永明團隊通過工藝方法創新、關(guan) 鍵催化劑研發與(yu) 核心裝備開發,創製了懸浮床加氫淨化預處理耦合固定床加氫精製新工藝,實現了廢潤滑油全餾分中雜質的深度連續“淨化”,徹底解決(jue) 了製約廢潤滑油再生產(chan) 業(ye) 的“卡脖子”難題。
柴永明介紹,該工藝包含三項關(guan) 鍵核心技術:一是懸浮床加氫預處理技術,能夠高效脫除廢潤滑油中鈣、鎂、鐵、矽、氯等金屬、非金屬雜質和添加劑;二是配套開發的分散型納米催化劑,具有非常好的低溫加氫活性,可實現各類添加劑、膠質、瀝青質的高效轉化,有效抑製換熱器、加熱爐結焦等問題;三是無害化處置技術,實現了廢氣、廢水零排放和廢渣最少排放。
據悉,該工藝技術正處於(yu) 規模化推廣應用階段,已經成功應用於(yu) 新疆聚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5萬(wan) 噸/年工業(ye) 示範裝置,目前運行穩定。該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是國內(nei) 首套廢潤滑油全加氫再生技術,實現了廢潤滑油規模化、資源化、高值再利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春明表示,該工藝再生率高、運轉周期長、環境友好,徹底將廢潤滑油“吃幹榨淨”,破解了行業(ye) 痛點,實現了資源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