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行業動態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公司新聞 行業動態 文化導航 企業公告 視頻動態 員工風采 SBOBET利记報
0546-8656959
1

浙江出台煉化與新材料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5年產值1.8萬億!

時間:2020.10.15 字號

近日,浙江省實施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0─2025年),打響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聚焦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

這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包括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鏈、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網絡通信產(chan) 業(ye) 鏈、智能計算產(chan) 業(ye) 鏈、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煉化一體(ti) 化與(yu) 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鏈、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鏈、現代紡織產(chan) 業(ye) 鏈。

到2025年,煉化一體(ti) 化與(yu) 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1.8萬(wan) 億(yi) 元。主要任務包括:提升發展高性能纖維等先進高分子材料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高性能氟矽新材料、高端電子專(zhuan) 用材料產(chan) 業(ye) ,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國內(nei) 領先的高分子新材料產(chan) 業(ye) 基地。形成以寧波、舟山為(wei) 核心,嘉興(xing) 、紹興(xing) 、衢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

根據方案,到2025年,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年總產(chan) 值突破6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68%以上,基本形成與(yu) 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相匹配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浙江省將培育100家左右世界級龍頭企業(ye) 和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實現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省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載體(ti) 全覆蓋,打造4個(ge) 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3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2個(ge) 五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和5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

為(wei) 了切實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浙江省提出到2025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0萬(wan) 名;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重點領域基本建立安全可控的技術體(ti) 係;實施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項目500項以上;新增首台套產(chan) 品1200項以上、國際首台套產(chan) 品15項以上;招引億(yi) 元以上項目3500個(ge) ,儲(chu) 備5億(yi) 元以上重點項目500個(ge) 以上;研發經費支出中基礎研究支出比重達到8%;建設300家左右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體(ti) 等。

在政策措施與(yu) 推進機製方麵,方案提出建立省政府領導掛帥聯係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工作機製,省級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擔任產(chan) 業(ye) 鏈“鏈長”;實施一批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實施一批生產(chan) 製造方式轉型標杆項目等。

附:浙江省實施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0─2025年)


浙江省實施製造業(ye) 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0─2025年)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打造“重要窗口”標誌性成果,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與(yu) 主要目標

(一)總體(ti) 要求。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以“八八戰略”為(wei) 總綱,對標建設“重要窗口”新目標新定位,以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為(wei) 核心,以數字化、高端化、全球化、市場化為(wei) 導向,堅持防風險與(yu) 促提升相統一、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與(yu)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促進、補短板與(yu) 鍛長板相結合,聚焦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全鏈條防範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風險,全方位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全力建設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

(二)主要目標。到2025年,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年總產(chan) 值突破6萬(wan) 億(yi) 元,占全省工業(ye) 總產(chan) 值的68%以上,基本形成與(yu) 全球先進製造業(ye) 基地相匹配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基本形成國際先進、安全可控的產(chan) 業(ye) 基礎。核心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等重點領域建立多源可供體(ti) 係,實現備份係統全覆蓋。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領域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實現重大突破。

——基本形成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形成一批具有產(chan) 業(ye) 鏈主導力的戰略性技術產(chan) 品,培育100家左右世界級龍頭企業(ye) 和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實現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省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載體(ti) 全覆蓋,打造4個(ge) 世界級先進製造業(ye) 集群、3個(ge) 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2個(ge) 五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和5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鏈。

——基本形成風險可控、處置有效的產(chan) 業(ye) 鏈安全保障能力。形成以化解斷鏈斷供風險為(wei) 核心,集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全球精準合作、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等於(yu) 一體(ti) 的風險處置體(ti) 係,建立及時響應、多級聯動的常態化風險處置閉環工作機製。


二、重點領域與(yu) 主要任務

(一)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鏈。突破圖像傳(chuan) 感器、中控設備等關(guan) 鍵零部件技術,補齊芯片、智能算法等技術短板,加快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技術融合應用,打造全球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中心。形成以杭州為(wei) 核心,寧波、溫州、嘉興(xing) 、紹興(xing) 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數字安防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4000億(yi) 元。

(二)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突破第三代半導體(ti) 芯片、專(zhuan) 用設計軟件(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等)、專(zhuan) 用設備與(yu) 材料等技術,前瞻布局毫米波芯片、太赫茲(zi) 芯片、雲(yun) 端一體(ti) 芯片,打造國內(nei) 重要的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基地。形成以杭州、寧波、紹興(xing) 為(wei) 核心,湖州、嘉興(xing) 、金華、衢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突破2500億(yi) 元。

(三)網絡通信產(chan) 業(ye) 鏈。補齊通信芯片、關(guan) 鍵射頻器件、高端光器件等領域技術短板,做強新型網絡通信設備製造、係統集成服務,打造世界先進的網絡通信產(chan) 業(ye) 集聚區、創新應用引領區。形成以杭州、嘉興(xing) 為(wei) 核心,寧波、湖州、紹興(xing) 、金華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網絡通信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4000億(yi) 元。

(四)智能計算產(chan) 業(ye) 鏈。做強芯片、存儲(chu) 設備、服務器等關(guan) 鍵產(chan) 品,補齊操作係統短板,推動高性能智能計算架構體(ti) 係、智能算力等取得突破,構建智能計算產(chan) 業(ye) 生態。形成以杭州為(wei) 核心,寧波、溫州、湖州、嘉興(xing) 、金華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智能計算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2000億(yi) 元。

(五)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突破發展生物技術藥、化學創新藥、現代中藥和創新醫療器械等技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生物醫藥創新製造高地、全國重要的醫療器械產(chan) 業(ye) 集聚區。形成以杭州為(wei) 核心,寧波、湖州、嘉興(xing) 、紹興(xing) 、金華、台州、麗(li) 水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4000億(yi) 元。

(六)煉化一體(ti) 化與(yu) 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提升發展高性能纖維等先進高分子材料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高性能氟矽新材料、高端電子專(zhuan) 用材料產(chan) 業(ye) ,打造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國內(nei) 領先的高分子新材料產(chan) 業(ye) 基地。形成以寧波、舟山為(wei) 核心,嘉興(xing) 、紹興(xing) 、衢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煉化一體(ti) 化與(yu) 新材料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1.8萬(wan) 億(yi) 元。

(七)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突破動力電池、電驅、電控關(guan) 鍵技術,創新發展汽車電子和關(guan) 鍵零部件產(chan) 業(ye) ,完善充電設施布局,打造全球先進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集群。形成以杭州、寧波、台州為(wei) 核心,溫州、湖州、紹興(xing) 、金華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節能與(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1萬(wan) 億(yi) 元。

(八)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鏈。聚焦工業(ye) 機器人、數控機床等重點領域,突破關(guan) 鍵核心部件和係統等的斷鏈斷供技術,打造國內(nei) 知名的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高地。形成杭州、寧波、湖州、嘉興(xing) 、紹興(xing) 、台州、麗(li) 水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突破5000億(yi) 元。

(九)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鏈。做強智能家電、智能照明、智能廚衛等領域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品,推進智能家居雲(yun) 平台建設應用,打造國內(nei) 中高端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基地。形成以杭州、寧波為(wei) 核心,溫州、湖州、嘉興(xing) 、金華、台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智能家居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5000億(yi) 元。

(十)現代紡織產(chan) 業(ye) 鏈。推進紡織印染智能化改造,促進化學纖維差異化功能化、紡織麵料高端化綠色化、服飾家紡品牌化時尚化發展,打造國際一流的紡織先進製造業(ye) 集群。形成以杭州、寧波、溫州、嘉興(xing) 、紹興(xing) 為(wei) 重點,湖州、金華、台州等地協同發展的產(chan) 業(ye) 布局。到2025年,現代紡織產(chan) 業(ye) 鏈年產(chan) 值達到1萬(wan) 億(yi) 元。


三、工作方法與(yu) 主要途徑

(一)製造業(ye) 基礎再造強鏈。實施工業(ye) 強基2.0版,建設項目儲(chu) 備庫,爭(zheng) 取國家工業(ye) 強基工程持續領先。推動之江實驗室、西湖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體(ti) 係,重組實驗室體(ti) 係。實施質量提升行動,優(you) 化質量檢驗、認證認可等基礎服務體(ti) 係。補齊信息工程、工業(ye) 設計等基礎服務短板,每年培育100家左右專(zhuan) 業(ye) 機構。實施新時代工匠培育工程,推進金藍領職業(ye) 技能提升行動,到2025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0萬(wan) 名。(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人力社保廳、省藥監局)

(二)可替代技術產(chan) 品供應鏈重組補鏈。實施斷鏈斷供替代行動,推動龍頭企業(ye) 建立同準備份、降準備份機製。建立長三角產(chan) 業(ye) 鏈安全協調機製,共建共享安全可控產(chan) 業(ye) 鏈。深化與(yu) 日韓等鄰近國家和地區產(chan) 業(ye) 合作,支持企業(ye) 開展海外並購和國際合作。到2025年,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重點領域基本建立安全可控的技術體(ti) 係。(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商務廳)

(三)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強鏈。實施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工程,滾動實施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和急用先行項目,推動一批關(guan) 鍵核心技術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化及應用。實施產(chan) 品升級改造計劃,打造一批戰略性技術產(chan) 品。強化軍(jun) 民融合協同創新,實施一批軍(jun) 轉民、民參軍(jun) 重點項目。到2025年,實施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項目500項以上。(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委軍(jun) 民融合辦)

(四)製造業(ye) 首台套產(chan) 品應用補鏈。實施製造業(ye) 首台套提升工程,完善認定評價(jia) 標準與(yu) 機製,認定培育一批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的首台套產(chan) 品。製定關(guan) 鍵領域核心技術產(chan) 品推廣應用清單,省市縣聯動組織推廣。創新遴選激勵、應用獎勵、盡職免責等機製,落實招投標和政府采購支持政策。到2025年,新增首台套產(chan) 品1200項以上、國際首台套產(chan) 品15項以上。(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浙江銀保監局)

(五)全球精準合作補鏈。聚焦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精準招引一批產(chan) 業(ye) 帶動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重大項目。強化靶向招引,繪製重點產(chan) 業(ye) 鏈精準合作圖,建立地方產(chan) 業(ye) 鏈補鏈延鏈項目庫,深挖智慧招商紅利。到2025年,招引億(yi) 元以上項目3500個(ge) ,儲(chu) 備5億(yi) 元以上重點項目500個(ge) 以上。(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省委人才辦)

(六)關(guan) 鍵核心技術與(yu) 斷鏈斷供技術攻關(guan) 補鏈。實施尖峰、尖兵、領雁、領航四大科研計劃,迭代實施省重大科技攻關(guan) 專(zhuan) 項。滾動編製科技攻關(guan) 清單,引入賽馬機製,組織實施科技應急攻關(guan) 項目。完善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機製,推動形成一批高價(jia) 值專(zhuan) 利組合。到2025年,研發經費支出中基礎研究支出比重達到8%。(責任單位:省科技廳)

(七)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體(ti) 帶動護鏈。實施“雄鷹行動”,強化專(zhuan) 項扶持,做大做強世界一流企業(ye) 和“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依托龍頭企業(ye) ,分類組建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共同體(ti) ,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分工協作體(ti) 係。2020年建設100家左右企業(ye) 共同體(ti) ,加快提質擴麵,到2025年達到300家左右。(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委人才辦、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省工商聯)

(八)工業(ye) 互聯網建鏈。完善“1+N”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體(ti) 係,深化工業(ye) 互聯網標識解析體(ti) 係建設。推動構建智慧互聯的企業(ye) “內(nei) 鏈”,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加快工業(ye) 技術軟件化,到2025年,上雲(yun) 企業(ye) 達到55萬(wan) 家以上。打通智慧協作的“外鏈”,深入開展浙江製造拓市場行動,實施“百網萬(wan) 品”行動和“春雷計劃”“嚴(yan) 選計劃”。(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通信管理局)

(九)涉企服務平台暢鏈。強化供需對接,集成專(zhuan) 業(ye) 供求平台,為(wei) 企業(ye) 提供產(chan) 業(ye) 鏈對接服務。迭代升級政府涉企服務平台,加快“企業(ye) 碼”推廣應用,推動涉企部門業(ye) 務協同、公共數據開放,實現企業(ye) 有需求、服務到身邊。完善惠企政策兌(dui) 現係統,推動惠企政策網上直辦、掌上快辦。(責任單位:省經信廳、浙江省稅務局、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藥監局)

(十)數字新基建強鏈。建設一批數字新基建項目,推進“5G+產(chan) 業(ye) ”融合應用,到2025年建成大型、超大型雲(yun) 數據中心30個(ge) 以上,物聯網實現千萬(wan) 級連接規模,計算能力進入全國前三,實現重點園區、重點企業(ye) 信息通信服務按需供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廳、省通信管理局)


四、政策措施與(yu) 推進機製

(一)建立產(chan) 業(ye) 鏈服務推進機製。省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工程,建立省政府領導掛帥聯係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工作機製。落實省級有關(guan) 部門負責人擔任產(chan) 業(ye) 鏈“鏈長”,組建部門協同、專(zhuan) 家參與(yu) 的服務團,深化“三服務”活動,開展難題破解、技術服務、政策谘詢、要素保障等服務。(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

(二)強化產(chan) 業(ye) 鏈核心人才引領機製。培育和用好人才,加強科技創新人才、優(you) 秀青年人才、創新型浙商等隊伍建設。實施“鯤鵬行動”,靶向招引一批全球頂尖人才。實施外籍人才創新創業(ye) 同等優(you) 惠政策。暢通高校、科研院所與(yu) 企業(ye) 人才合理流動渠道,鼓勵創新人才到省級以上實驗室、製造業(ye) 創新中心等從(cong) 事科研工作。(責任單位:省委人才辦、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人力社保廳、省經信廳)

(三)實施產(chan) 業(ye) 鏈重大項目推進機製。實施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重點項目計劃,實施一批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建設項目、重大外資項目、重大科技合作項目,實施一批生產(chan) 製造方式轉型標杆項目。建立項目落地建設全周期服務機製。(責任單位:省經信廳、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

(四)深化產(chan) 業(ye) 鏈融資暢通機製。以保總量、優(you) 結構、拓渠道、強機製為(wei) 重點,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金融保障。確保製造業(ye) 中長期貸款增速不低於(yu) 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鼓勵金融機構綜合運用中長期貸款、融資租賃等方式,支持“雄鷹行動”培育企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開展項目投資、並購重組。靈活運用央行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對省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項目給予優(you) 惠利率貸款支持。對承擔省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項目和科技攻關(guan) 項目企業(ye) 的貸款,通過普惠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給予階段性融資支持;對有特殊困難的大型國際產(chan) 業(ye) 鏈企業(ye) 貸款,鼓勵金融機構按相關(guan) 規定給予延期還本付息支持。支持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龍頭企業(ye) 上市融資、發行標準化票據。(責任單位:省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杭州中心支行、浙江銀保監局、省財政廳、省經信廳)

(五)健全產(chan) 業(ye) 鏈要素保障機製。強化政策創新集成,製訂支持政策清單。對2020年底前能開工的、符合預支條件的製造業(ye) 類省重大產(chan) 業(ye) 項目,可預支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對招引落地特別重大項目的地方政府,給予一定建設用地指標獎勵。對省級產(chan) 業(ye) 基礎再造和產(chan) 業(ye) 鏈提升重點項目的用能需求,在滿足本地“十四五”時期能耗強度降低要求的基礎上,給予積極支持;需新增汙染物排放指標的,在滿足環境質量改善和汙染物減排要求基礎上,由省級調配機製給予保障。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you) 化專(zhuan) 項資金支持重點與(yu) 方式,更好發揮政府產(chan) 業(ye) 基金作用,支持重大項目建設。(責任單位:省自然資源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省經信廳)

(六)實施產(chan) 業(ye) 鏈常態化風險監測評價(jia) 機製。實施清單化管理,省市縣聯動,持續迭代更新產(chan) 業(ye) 鏈斷供風險清單。建立風險識別管理機製,對接海關(guan) 、稅務等多渠道數據,加強風險甄別和處置。建立十大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統計監測體(ti) 係,建設產(chan) 業(ye) 鏈大腦,開展運行監測,提供決(jue) 策支撐。(來源:浙江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