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回老家,偶然遇見了我一位初中同學。我在飯店消費,他在飯店端盤子。閑聊了幾句,卻讓我唏噓不已。記得上初中的時候,他是班裏的扛把子,吃辣條不用自己花錢,去廁所都有好幾個(ge) 小弟跟著,有個(ge) 社會(hui) 上的無業(ye) 大哥罩著,牛氣得很。現在怎麽(me) 端上了盤子?二十六七的人了,沒有正經工作,天天混日子,抽煙買(mai) 個(ge) 利群都得尋思一陣子,過得日子真可憐。雖然我生活普通,但是有事沒事花百十塊錢和朋友下個(ge) 館子還是很簡單的。這些年不見,我倆(lia) 差距怎麽(me) 這麽(me) 大了。
從(cong) 記事起,我們(men) 就一直和一群一般大的小孩子,在學校裏讀書(shu) 學習(xi) 。那時候並不明白為(wei) 什麽(me) 要上學,不明白老師看到我們(men) 上課打瞌睡為(wei) 什麽(me) 會(hui) 罰站,不明白家長看到我們(men) 考試不及格時為(wei) 什麽(me) 生氣。隻知道老師和家長生氣了,自己就有苦果子吃。日複一日,年複一年,背著和蝸牛殼一般的書(shu) 包,天天早起晚歸去上學,那時候也不是沒問過家長,“為(wei) 什麽(me) 要天天去上學呢”,家長卻總是說出一些聽起來很高深的話,什麽(me) “書(shu) 中自有顏如玉,書(shu) 中自有黃金屋”,“萬(wan) 般皆下品,唯有讀書(shu) 高”一類的。那時候小,沒有“人權”,問了也白問,學校還是得天天去。後來,慢慢長大了。身邊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上初中,升高中,讀大學,在學習(xi) 道路上走下來的,並不是很多,慢慢的,人和人兩(liang) 極分化了。大多數初中就打工的同學,工作一般,工資剛剛餓不死,有的連煙癮都給強行戒了,沒辦法,沒錢。後來上學多了幾年,和我這樣,大學畢業(ye) 了,工資高低就分化出來了,有的四五千,有的能力高的開始月入過萬(wan) 了。還有極少數同學,今年就研究生畢業(ye) ,甚至有幾位都早就已經被那些能給年薪幾十萬(wan) 的超級大公司提前簽約了。多學了幾年學,就是不一樣。多學了幾年學,見識,工資,生活水平都不一樣,文化功底也有所不同。慢慢就理解小時候家長和老師的苦口婆心了。有的人看見太陽西落,頂多憋出一句“啊,太陽下山了”,有的人卻能吟出一首“落霞與(yu) 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光是自己覺得陶冶情操,隨口來上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別人看你的眼光也會(hui) 不一樣。
雖然現在不在學校了,但是工作時也是需要我們(men) 去好好學習(xi) 的。剛畢業(ye) 那會(hui) ,覺得自己解放了,工作上雖然懷揣一顆火熱的心,卻精神上懶懶散散。時間久了,看到旁邊的人一直學習(xi) 進步,開始有了我和我那些早輟學同學之間差距的感覺。飽食終日,無所適事的樣子讓我感到心裏很空虛,然後就看微博,刷鬥音,打遊戲。一時的爽快過後,心裏卻是更大的空虛。似乎還不如學校學習(xi) 的時候。慢慢的,嚐試著拾起以前的書(shu) ,一種“學習(xi) 使我快樂(le) ”的感覺油然而生。果然還是學習(xi) 進步讓我感到充實。
學習(xi) 拉開了人與(yu) 人之間的差距,分化了人與(yu) 人之間的生活階層,固步自封不再學習(xi) 的人生活依舊那麽(me) 索然無味,不斷學習(xi) 進步的人會(hui) 過得越來越好。